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logo logo logo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环境监测展|智能监测系统构筑海洋环境安全新防线

环境监测展|智能监测系统构筑海洋环境安全新防线

在广袤无垠的海域上,一套革命性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正在重塑航海安全格局。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团队历时14年研发的"全视角智能监测平台",通过360度无死角监测技术,为现代航运打造了全天候的"海洋守护之眼"。

环境监测展|智能监测系统构筑海洋环境安全新防线-

环境监测展了解到,随着全球90%以上的贸易依赖海运,传统监测手段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海洋环境。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工程学院蔡成涛教授团队指出:"现有船舶监测系统普遍存在视觉盲区,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的监测效能大幅降低。"这一技术瓶颈直接威胁着航行安全。

该创新系统采用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技术,将高分辨率可见光监测与远红外成像有机结合。其独特的双环结构设计,上层配置8-12个光学监测单元,下层部署红外感知模块,实现了对半径5公里海洋环境的全景覆盖。

"系统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卓越的海洋环境适应能力,"项目负责人介绍,"无论是强光照条件还是能见度极低的海雾天气,都能保持稳定的监测性能。"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算法,系统可实时识别各类海上目标,并对海洋环境变化进行精准监测。

环境监测展了解到,在技术实现上,该系统突破了三重难关:首创多传感器协同监测架构,解决了广域覆盖与监测精度的矛盾;开发轻量化数据处理算法,实现嵌入式设备的实时全景监测;创新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显著提升复杂海洋环境下的目标识别率。

目前,该系统已在我国首艘智能科考船"海豚1号"上成功应用,并在多个港口监测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实际运行数据显示,系统可将海上碰撞事故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8%,大幅提高了海洋环境监测的可靠性。

展望未来,这项技术不仅将推动智能航运发展,其创新性的海洋环境监测能力还可延伸应用于海上搜救、生态保护、气象预警等领域。随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这套系统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海洋监测的标准配置。

"这项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海洋环境智能监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蔡成涛教授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系统性能,为全球海洋安全监测提供中国方案。"可以预见,这套全天候的"智慧之眼"将为海洋环境监测与航行安全防护树立新的技术标杆。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1316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34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节能
  • 上仪协
  • 上海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主办机构
  • infoma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