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logo logo logo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上海仪器仪表展|科技赋能黄河治理 智能化手段破解泥沙淤积难题

上海仪器仪表展|科技赋能黄河治理 智能化手段破解泥沙淤积难题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近日迎来年度调水调沙关键期。记者在现场看到,三道排沙洞喷涌出巨大水龙,3000立方米/秒的清水激流正为即将开始的排沙作业预热。据小浪底管理中心透露,7月初将启动大规模泥沙冲刷,这标志着黄河第30次调水调沙工程进入实战阶段。

上海仪器仪表展上关注到多款新型水文监测设备已应用于黄河治理工程。作为黄河水沙调控的核心工程,小浪底控制着全流域91.2%的径流量和近乎全部的输沙量。今年工程最大的亮点在于"智能大坝"系统的全面升级,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调度精度。

无人机巡检构筑立体防线

"这是今日第四轮无人机巡检。"水工部工程师邵文强操作着盘旋在进水塔上方的无人机介绍。自2024年9月起,小浪底和西霞院水库启用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将山体滑坡监测频次提升至每周一次,通过实时影像传输构筑起立体化安防网络。

上海仪器仪表展|科技赋能黄河治理 智能化手段破解泥沙淤积难题-

工程数字孪生系统显威力

集控中心内,数字孪生应用科科长贾春雷正通过虚拟仿真系统推演次日调度方案。这套2023年建成的数字孪生平台,将多目标调度决策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5分钟,实现"一屏统管"的智能化管理。上海仪器仪表展传递的信息显示,类似数字孪生技术正在国内重大水利工程加速普及。

24年治沙成效显著

小浪底管理中心主任孙长安指出,持续优化的数字孪生系统使调水调沙更加精准。数据显示,24年来累计输沙入海35亿吨,下游河床平均下切3.1米,行洪能力从1800立方米/秒提升至5000立方米/秒,有效缓解了"地上悬河"险情。

防汛备战进行时

面对今年黄河流域"前旱后涝"的预测形势,水利部强调将加强干支流水库联合调度。目前小浪底已建成包含255个智能测点的监测体系,配合3台测雨雷达形成"天空地水工"全方位监控网络,为安全度汛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科技日报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1316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34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节能
  • 上仪协
  • 主办机构
  • infoma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