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已建成1500多个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站点,形成了地下水与地质灾害协同监测的新模式,并逐步构建起"空天地深"四位一体的综合监测网络。
近年来,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不断提升技术监测能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地质环境监测体系。该体系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精准的地质数据支撑,更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地质智慧。
在青岛,省地矿局青岛地质院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气象局等部门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联动机制。通过汛期联合预警预报,构建起城市安全防护体系。上海仪器仪表展持续关注山东在地质监测设备智能化方面的创新实践。
技术人员运用无人机等现代化手段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全省各地勘单位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各市设立地质勘查院,与自然资源部门共建地质技术服务中心、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等专业机构,并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纳入全省应急管理体系。
在济南轨道交通建设中,省地矿局全程参与了从前期论证到运营维护的各个环节。同时,通过实施水源地迁建、自备井封填、回灌补源等工程措施,确保了趵突泉持续22年喷涌,维护了"泉城"特色景观。上海仪器仪表展特别注意到山东在轨道交通地质监测领域的创新应用。
依托长期积累的监测数据,省地矿局支持济宁、泰安成功申报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培育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重点项目。
省地矿局不断优化监测网络布局,提升自动化监测水平,新建了一批地下水、地热等自动化监测站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海岸带地质、活动断裂、碳储碳汇等新兴领域拓展监测内容。
该局注重监测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转化,通过与多部门协作,开发多样化的数据产品,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同时,通过成果移交、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动监测成果服务民生。
目前,省地矿局的监测业务涵盖地下水、地热、地面沉降等十余个领域,年获取监测数据数十万条,形成了完善的综合监测体系。这一体系正持续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地质保障。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