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logo logo logo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环境监测展|甘肃构建中亚科技合作新格局:从”中国慧眼”到”中国种子”的跨国赋能

环境监测展|甘肃构建中亚科技合作新格局:从”中国慧眼”到”中国种子”的跨国赋能

在兰州大学牵头建设的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气候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内,中乌科学家正通过实时气象数据平台监测中亚腹地的气候脉动。作为"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的核心节点,塔吉克斯坦沙尔图兹站、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站等11个立体监测站点已构成横跨中亚的"空-天-地"观测廊道,这双"中国慧眼"不仅填补了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关键区的观测空白,更成为区域防灾减灾的科技支撑。  

环境监测展|甘肃构建中亚科技合作新格局:从”中国慧眼”到”中国种子”的跨国赋能-

一、气候监测网络:构建中亚防灾减灾科技屏障  

环境监测展了解到,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团队创新提出"跨境气候风险协同评估"模型,基于观测网获取的温湿度、气压等20余项关键参数,建立起中亚极端天气预警系统。该系统将沙尘暴预警提前量从原来的12小时延长至36小时,降水预报准确率提升至82%,在2024年塔吉克斯坦洪灾预警中成功转移民众1.2万人。"观测网就像给中亚气候脆弱带安装了'智能传感器',使跨境灾害联防联控成为可能。"项目负责人黄忠伟教授介绍,团队正与乌兹别克斯坦水文气象局共建区域气候数据中心,实现中尺度气象模式的共享应用。  

这种科技合作的辐射效应正在显现: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已培养中亚青年科学家27名,开发的"干旱区生态用水智能调度系统"在阿姆河流域推广应用,使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5%,惠及沿岸50万公顷农田。  

二、生态与农业合作:从草原修复到种子创新的全链条赋能  

(一)草原生态的跨国修复实践  

环境监测展了解到,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退化草原上,兰州大学与赛富林农业科技大学联合建立的西北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工程中心,正示范推广"免耕补播+围栏封育"技术模式。两国科学家通过遥感监测发现,应用该技术的区域植被盖度从35%提升至62%,牧草产量增加80%。项目同时开发出适用于中亚干旱区的牧草品种"丝路1号",其抗旱指数较当地品种提高30%,已在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推广种植2万公顷。  

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的合作则筑牢了跨境动物防疫屏障。双方联合创制的"口蹄疫O型-A型二价疫苗"获得中亚三国注册,免疫保护率达98%,2024年在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应用后,使牲畜发病率下降75%,直接经济损失减少1.2亿美元。  

(二)农作物种质的跨国创新  

在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的试验田里,中吉科学家培育的"陇青1号"青稞正迎来收获季。甘肃省农科院通过8份核心种质资源的交换改良,使当地青稞生育期缩短15天,亩产提高20%,该品种已被列入吉尔吉斯斯坦农业推广目录。更具突破性的是,双方开发的"干旱灌区作物需水智能决策系统",通过土壤墒情传感器与卫星遥感数据融合,实现灌溉用水精准调控,使楚河灌区水资源利用率提升25%。  

三、科技标准输出:从食品检测到产业升级的能力建设  

环境监测展了解到,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内,中国-塔吉克斯坦食品检测联合实验室的仪器正在运转。这家塔方唯一具备转基因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已向塔吉克斯坦输出37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其中25项被纳入国家标准。2024年,该实验室协助塔方完成300批次进口食品检测,检出不合格产品12批次,为保障当地食品安全建立了技术防线。  

甘肃商业科技研究所还与塔方合作开发出"谷物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时间从传统方法的4小时缩短至15分钟,成本降低60%,已在塔吉克斯坦粮食储备系统推广使用。这种"技术+标准"的输出模式,正助力中亚国家构建现代化检测体系。  

四、合作机制创新:从项目合到生态构建的范式升级  

环境监测展了解到,甘肃省已形成"三位一体"的国际科技合作体系:  

·平台支撑:建成2个国家级、5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其中中-哈农业科技合作园已吸引12家中资企业入驻,形成"技术示范+产业孵化"的联动模式;  

·人才培养:实施"丝绸之路青年科学家计划",累计培养中亚科技骨干150余名,兰州大学设立中亚大气科学硕士班,首批18名留学生已获得学位;  

·成果转化:建立"中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024年促成17项技术落地,其中"光伏提水灌溉系统"在乌兹别克斯坦卡尔希市应用后,使荒漠治理成本降低40%。  

从气候观测网的"中国慧眼"到农田里的"中国种子",甘肃与中亚五国的科技合作正在重构区域创新格局。这种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纽带的合作模式,不仅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更开创了发展中国家间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范式。随着中-吉农牧科技园、中-塔生态监测走廊等新项目的启动,这片连接东西方的古老商道,正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的生机。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86 21 3323 6308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6202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6337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6236

主办机构
  •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节能
  • 上仪协
  • 主办机构
  • infoma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