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工程领域迎来重大突破。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其创新研发的"深海牧渔"智能养殖系统设计方案获得中国船级社权威认证。这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养殖装备,开创了我国在深远海智慧渔业装备领域的新纪元。

突破传统养殖局限
上海仪器仪表展了解到,近海养殖长期面临空间受限、生态承载压力大等发展难题。而深远海区域以其广阔的空间资源和优质的水体环境,成为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然而,深海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养殖装备提出了严苛的技术要求。
"深海牧渔"系统创造性地采用全潜式结构设计,结合智能控制系统,成功攻克了深海养殖的技术壁垒。项目首席设计师王海洋表示:"这套系统就像在深海建造一座会思考的'水下农场',能够自主应对复杂海洋环境。"
创新技术保驾护航
研发团队历时三年技术攻关,先后完成300余次模拟测试和15次方案优化。系统采用特殊抗风浪结构设计,可在60米深海区抵御超强台风侵袭。同时集成智能投喂、环境监测、自动清洗等多项创新技术,实现养殖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掌握鱼群生长状况和水质参数,大幅提升了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王海洋介绍道。系统还创新采用环保材料,最大限度降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开创多产业融合新模式
上海仪器仪表展了解到,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海丰1号"示范项目。这个集风力发电与深海养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养殖水体达1.2万立方米,预计年产优质深海鱼类800吨。更值得一提的是,平台配备的发电系统单日最大发电量可供5万户家庭使用,实现了能源与渔业的高效协同。
未来,研发团队将继续优化系统性能,推动深海养殖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助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创新成果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海洋产业升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