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提交的 2024 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该报告由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受国务院委托汇报,展现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诸多成果与进展。

环境监测展了解到,2024 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且优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 4 年超 90%,达到 91.24%。2025 年将继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在环境空气方面,全国空气质量稳中向好,重污染天气减少。地级及以上城市 PM2.5 平均浓度为 29.3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2.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 87.2%,同比上升 1.7 个百分点。重点区域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等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北京市 PM2.5 平均浓度连续 4 年稳定达标,优良天数比率创 2013 年以来最好水平。
水环境状况持续改善,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 9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重点湖库水质优良占比上升,太湖湖体平均水质 30 年来首次达Ⅲ类水平。重点流域水质良好,长江干流、黄河干流等水质稳定保持优良。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均有所提高。
环境监测展了解到,海洋环境基本稳定,夏季符合一类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比略有下降,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定,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 83.7%,劣四类水质主要分布在部分近岸海域。
土壤环境风险得到管控,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农用地土壤环境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提高,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也得到有效保障。
生态系统总体稳定,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为“二类”,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 30%,森林覆盖率提升。全年完成造林、种草改良、沙化石漠化土地治理等任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增加,水土保持率提高。
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夜间达标率略有波动。核与辐射安全态势平稳,未发生重大核事件或事故,辐射环境质量良好。全年突发环境事件均得到妥善处置。
2024 年,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完成方面成果显著。美丽中国建设扎实推进,多部门协同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等建设行动,公布优秀案例,开展系列活动,研究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印发相关意见推动绿色金融作用发挥,交通运输部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美丽中国建设行动。
文章来源:中国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