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广州,木棉似火,紫荆如霞,整座城市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这座以"花城"著称的千年商都,正以科技创新为笔,绘就着新时代的生态画卷。

在黄埔区迳下村,昔日的"脏乱差"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连片的田园风光。村民们惊喜地发现,消失多年的萤火虫又回来了,在夏夜闪烁着点点星光。这一变化得益于广州市创新实施的"美丽单元"建设模式。通过引入绿色金融活水,该村获得专项融资支持,实现了从生态洼地到网红打卡地的华丽转身。目前,像这样的生态项目在广州已有27个纳入项目库,总投资规模超过7亿元。
环境监测展了解到,科技正成为广州环境治理的"秘密武器"。在632米高的广州塔上,一套精密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转,为"广州蓝"保驾护航。这套系统不仅能监测常规污染物,还能对PM1、黑碳等新型污染物进行精准分析。与此同时,全市水环境也实现了智能化管理,"生态大脑"系统将全市2.3万个监测点位的数据实时互联,构建起"天、空、地、海"立体监测网络。
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目共睹:2024年,广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创下94%的新高,PM2.5浓度降至21微克/立方米,2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首次全部达标。这些数字背后,是广州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持续创新——建成全国首个地下水智慧监测平台,推出"穗企环责通"等数字化环保产品,打造"采—测—预警"一体化业务平台。
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运会,成为广州展示绿色发展的新舞台。环境监测展了解到,天河体育中心正在实施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通过绿色低碳技术应用,预计可实现节能降碳45%以上。广州赛区创新提出"1+1+1"改造模式,并计划大规模应用碳普惠机制,力争打造历史上首个碳中和全运会。
"我们不仅要让运动员赛出水平,更要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广州的生态魅力。"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将以全运会为契机,实施七大专项行动,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赛事全过程,让城市"高颜值"与"高品质"相得益彰。
从金融创新到科技赋能,从环境治理到赛事筹办,广州正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人们在绿意盎然的城市中漫步,在碧波荡漾的河湖边休憩,这座千年花城的生态魅力正焕发出新的光彩。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