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logo logo logo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青岛市创新构建大沽河流域环境应急体系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本​

青岛市创新构建大沽河流域环境应急体系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本​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青岛市首创性运用"以空间换时间"环境应急理念,历时18个月完成大沽河"一河一策一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覆盖流域面积4781平方公里,建立覆盖率达97%的应急响应网络,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升至100%,成功化解6起潜在污染事故,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贡献"青岛方案"。

【三维建模 智慧底图】
通过"天-空-地"立体监测体系,整合高分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拍及340处物联网监测终端数据,构建流域数字孪生模型。创新实施"三清单两图集"工作法:建立包含69家重点企业污染源谱、119条危化品运输热力图的动态数据库,完成136个应急设施的三维坐标标定,实现应急资源15分钟响应圈全域覆盖。特别在棘洪滩水库上游设置8处智能化拦污闸坝,通过AI算法实现污染物扩散路径的秒级预判。自主研发的"河图"GIS系统集成5G传输技术,将应急指挥响应时间从传统30分钟缩短至8分钟,该技术已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

【靶向防控 分级响应】
针对北方季节性河流特征,首创"四级水位响应机制":在枯水期(<10m³/s)启动企业驻厂监管,平水期(10-50m³/s)实施运输道路动态巡检,丰水期(50-200m³/s)启用无人机巡航,超警水位(>200m³/s)激活全流域应急联动。研发"防-截-蓄-治"处置矩阵,包含12种标准化处置包,如在支流污染场景中应用改性沸石应急坝技术,实现重金属污染物截留效率达98.7%。特别在胶州湾入海口设置生物膜应急净化装置,日处理能力达5万立方米,有效应对海上溢油风险。

【实兵演练 平战结合】
构建"双盲演练+压力测试"机制,2023年开展7次全要素演练,暴露出11处应急断点并完成闭环整改。创新设置"蓝军"模拟污染团突袭,在墨水河段实战检验中发现,通过启用预备蓄滞空间,可将污染物峰值削减时间由6小时压缩至90分钟。开发应急指挥AI辅助系统,在胶州湾入海口演练中实现跨部门指令流转效率提升300%。建立"演练-复盘-迭代"闭环机制,编制形成《流域应急处置操作手册(2024版)》,包含23类157项标准化流程。

【流域共治 机制创新】
突破行政区划壁垒,与烟台市共建"环境应急共同体":建立每月水质数据云交换机制,共享12类380项监测数据;联合组建80人专业应急分队,配备移动式超磁分离净化车等特种装备;在跨界断面设置4处联合值守站,开发"污染溯源区块链系统",实现2市9区县污染事件15分钟协同响应。该模式已被生态环境部纳入《跨省流域应急联动指南》典型案例。2023年联合处置莱西-莱阳交界处农药泄露事件,通过跨市应急资源调度,36小时内恢复水质达标,减少经济损失超2亿元。

【长效赋能 生态反哺】
项目实施带动流域生态价值转化,沿河建成58公里生态廊道,新增湿地公园3处,吸引28家环保科技企业入驻。2023年大沽河生态产品总值(GEP)突破120亿元,较治理前增长47%,其中:

  1. 生态农业效益:发展有机种植基地12个,农产品溢价率达35%
  2. 绿色工业转型:流域内企业节水改造投入9.2亿元,年减排COD 8600吨
  3. 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沽河生态走廊"旅游品牌,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

该工程已纳入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库,计划2025年前建成覆盖全流域的生态环境智慧感知网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流域综合治理"中国模式",为全球大河治理提供东方智慧。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1316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34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节能
  • 上仪协
  • 上海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主办机构
  • infoma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