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如何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如何惩治造假?生态环境部答南方都市报

如何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如何惩治造假?生态环境部答南方都市报

生态环境部门如何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实?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就监测数据造假问题答南都问。他表示,环境监测弄虚作假首次纳入刑法修正案。生态环境部连续2年开展严厉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并分3批集中公布了2021年典型案例25起。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

 

据了解,近日,一些地方公布了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和人为干扰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行为查处情况。蒋火华对此表示,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监测数据质量,把监测数据质量作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谁弄虚作假,谁就触碰了“带电的高压线”,坚决“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生态环境部“保真”“打假”两手发力,努力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

 

在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蒋火华表示,要大力推进监测标准化,累计发布监测标准1200余项。强化量值溯源体系建设,建成臭氧、pm2.5质量浓度等5项生态环境部门最高计量标准。落实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严格事前准入和全过程质控,从源头上落实“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责任追溯制度。总体来看,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是可靠、可信的。

 

蒋火华介绍,在强化监测质量监管方面,组织对国家网开展常态化运维体系检查与数据质量核查,压实地方和监测机构相关责任。连续4年组织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纠正不规范行为、查处违规行为。国家层面抽查212家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查处违规机构34家;各地检查生态环境监测机构1.1万余家(次),不断加强监测质量监管。

 

蒋火华强调,在打击弄虚作假行为方面,环境监测弄虚作假首次纳入刑法修正案(十一),适用“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保持惩治弄虚作假的高压态势,连续2年开展严厉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并分3批集中公布了2021年典型案例25起。

 

对此,蒋火华提到了2021年两个典型案件。一是2021年3月重污染天气预警检查通报的唐山市4家钢铁企业数据造假、超标排放、污染环境案件。四家钢铁企业主管领导、直接责任人员、直接参与人员共47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1年零6个月不等刑期,并处罚金。二是2021年5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的云南省杞麓湖污染治理弄虚作假干扰国控水质监测点采样环境案件。云南省纪委监委已对6个责任单位,29名责任人追责问责。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深化巩固现有工作成果成效,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坚决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督促地方党委政府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凡是弄虚作假的,一律严惩重罚,让他们‘得不偿失’;凡是涉嫌犯罪的,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蒋火华说。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生态环境部

 

2022上海智慧环保展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拉开帷幕。本届展会展示面积将达15万平米,汇聚超400家品牌展商。展示范围涵盖综合治理、水、大气、智慧环保、环境监测、资源再生、土壤、噪声8大环境污染治理领域。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1316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34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节能
  • 上仪协
  • 上海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主办机构
  • infoma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