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国多个省市地区以保持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有关部门通过获取江河、湖泊、水库等地表水环境水质水文数据做出相应安排,从而准确性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然而,在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体实际水文流量监测工作中,地表水体离岸监测点位取样一直是困扰环境监测部门的难题。
目前,传统的环境水质水文监测需要通过人工携带便携式仪器亲临现场经行监测或者式固定站点的连续监测,再带回实验室进行样品处理和分析。这样的监测方式不仅自动化程度低,且效率极其低下。
由于环境问题基本属于人为因素,时空变化规律性很差,传统监测数据量太小,时空覆盖性与环境问题的发生几率很不匹配,很难捕捉到时空变化幅度很大的环境问题,难以对水环境做出整体有效的评价与分析。
虽然从实验室分析来看,其监测结果精度很高。但这仅仅只是针对对采集到的样品分析而言,而非监测意义上的高精度。此外,监测数据还易受到各种人为不确定因素的干扰。
为弥补传统监测手段监测密度和频次无法满足协调综合发展需求的缺陷,不少地区选择广泛建设的水质水文自动监测站点,以实现数据的全天时覆盖。即使水质水文自动监测站点能够在固定站点的空间上实现有效覆盖,其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水质自动站无法反映站点所在的较宽河流断面和湖泊水体的整体环境信息,自动监测技术还存在布点和运行费用高昂,运维管理要求高,性价比差等。
随社会、经济发展,新的水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传统水环境监测以及水质水文自动监测站点采集的数据监控断面、点位布设不能完全代表水质现状,已无法全面、客观、精准反映实际水环境状况。
水域智慧监测系统的出现,则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水环境监测以及水质水文自动监测站点存在的缺陷,为全国各地水质水文监测提供的全新、高效、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水域智慧监测系统,这一全新的方式不仅成功解决现有江河湖库作业监测装备实际痛点,更直接提升现有江河湖库水文流量与监测装备行业的技术水平,实现从有人采样与监测装备到无人监测装备的替代与行业进步。
来源:石炭纪无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