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logo logo logo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地下水监测网络初长成 分层、分区、分类精细定量被提上日程

地下水监测网络初长成 分层、分区、分类精细定量被提上日程

 
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的有序开展,我国湖泊污染状况有所改善,取得初步成效,但我国目前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差。前瞻产业研究院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10168个国家级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ⅰ~ⅲ类水质监测点占比仅为14.4%。
 
资料显示,我们常见的水质类型有地表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地下水、海水、生活饮用水、雨水等等,其中地下水是很多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目前我国有400多个城市靠地下水供水。
 
因此保护地下水刻不容缓,而开展有效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则成了首要任务。
 
日前,生态环境部与自然资源部相关单位在北京举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就地下水、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达成合作共享协议,共同做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作。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临近2020年年初,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收官,此次工程首次构建国家级地下水三维自动化监测网,实现国家级和省、市等多级地下水监测网的联动管理和数据信息共享服务,可分析无机、有机化学指标100余项,满足国家地下水监测网水质测试和质量控制需求。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由自然资源部和水利部共同建设,启动于2015年6月,总投资达22亿元,共建设完成20469个监测站点,工程编制了13项地下水监测标准体系,为后续水资源和生态环保监测网的建设提供依据。
 
在政策体系的完善上,我国也十分注重地下水的保护。
 
在2011年,我国出台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2015年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2017年、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进一步完善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有关规定;
 
2019年,生态环境部联合自然资源部等5部门出台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其中要求到2020年,初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并表示在2020年年底前,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年)》。
 
2020年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包括【地下水管理条例(水利部起草)】。
 
近年来的发展,使我国也形成了一定的地下水监测网络。有业内人士指出,地下水监测中共有三套监测网络,分别由地勘部门、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建立。当前地下水监测过程中存在重复建设、数据共享较差等问题,这也是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也有专家表示,分层、分区、分类的精细定量刻画是地下水环境领域工作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由此可见,在地下水的监测中,我国在今后的探索中或许会发生新变化。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1316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34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节能
  • 上仪协
  • 上海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主办机构
  • infoma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