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5年6月4-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未分类 » 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在海洋监测方面会有哪些改变?

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在海洋监测方面会有哪些改变?

2018年机构改革之后生态环境部在海洋监测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在现在生态环境质量如何?“十四五”期间我们有哪些新的考虑?
 
柏仇勇:谢谢记者的提问,2018年机构改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划入生态环境部。我部专题研究部署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一是整合原环境保护部和原国家海洋局海洋监测点位,统筹开展海水水质、沉积物质量、入海河流断面、海洋生态系统、大气污染物沉降等监测;二是统一海洋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确保监测数据准确、规范;三是加大入海河流及直排海污染源监测力度,精准发力,为陆海统筹、综合治理提供支撑;四是拓展渤海生态环境专项监测,加密监测点位,加大监测频次,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提供监测保障。
 
2019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整体稳中向好。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改善明显,优良水质面积比例提高5.3个百分点;渤海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同比上升12.5个百分点,劣ⅳ类水质比例同比减少3.7个百分点;入海河流水质不断提升,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消劣”工作初见成效。
 
“十四五”,我部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海洋生态安全为核心,构建覆盖近岸、近海、极地和大洋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一是优化海洋常规监测。以1359个海水质量国控点位为基础,完善海水、沉积环境、生物质量、放射性监测指标体系,全面掌握管辖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二是强化海洋生态监测。优化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提升监测覆盖面和代表性,监测指标从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主,向标志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扩展,全面评估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三是聚焦海洋专题专项监测。围绕国际热点环境问题和新兴海洋环境问题,开展海洋温室气体、海洋微塑料、西太平洋放射性监测,监测范围覆盖我国管辖海域,并适当向极地大洋海域拓展。四是加强海洋监测能力建设。实施国家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海洋监测实验室基础设施,组建海洋监测(调查)船队,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提升海洋自动监测与应急保障能力。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1316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1434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1336

主办机构
  •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节能
  • 上仪协
  • 上海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主办机构
  • infoma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